钟南山贡献和发明?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科技类问题,比如钟南山是干什么的的问题,我们该怎么理解呢。钟南山,又被称为“四世同堂”的钟南山,全名为钟晓群,字怡春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个参考思路,希望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
钟南山贡献和发明
钟南山的贡献: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病毒猖獗的非常时期,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发明:应用siRNA策略研制预防和治疗SARS疾病特效药动物实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8)
SARS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及相关研究 (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
创建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利用食道电极膈肌肌电图触发呼吸机送气的方法(发明专利 2008)
一种能同时监测胃内压和膈肌肌电的装置(实用新型 2009)
肺靶向大黄素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小鼠肺纤维化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2010)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2008)
呼吸内科学(2008)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2009)
钟南山是干什么的
钟南山,又被称为“四世同堂”的钟南山,全名为钟晓群,字怡春,原名钟英,曾多次担任中国临床医学的特聘教授以及全国卫生系统的顾问。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认的临床医学界大家,也是中国中药学的开创者之一。
钟南山出生在四谷(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花果镇,1939年移居台湾,在台湾完成初、中、高中阶段学业后,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于1958年,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学习于香港大学,洪培两届学习养成中国医学技术史上第一个拥有国际水准的“抗击机构病毒学家”。
钟南山曾多次任职于中国、美国、香港、台湾等医学研究机构,与世界各国的著名学者,共同发现、发表了大量有关人体感染机制、抗病毒生物学、药物抗感染理论、免疫病理学等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世界医药界具有重大影响。
钟南山1970年代末回国,主要在浙江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任教,并担任瑞金医院总院长。他十分关注中西医的深入融合,不拘一格限其范畴,钻研西医药理、病理,中医证型诊断、用药、针灸放线,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以尽量简单的方法治疗病患,不断改良针灸等“输血救心”的护理技术,推出以箭系为基础的“穴位模式”,通过研究各种穴位、总结出活血化瘀“胜消”、祛痹止痛“祥丸”、调息安神“七步曲”、止泻);泻清痙攣技术,针灸数学原理及护理技术等,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临床医生改进护理技术提供了有力参考。
在新型冠状病毒战疫期间,钟南山始终挺身而出,作为一名80岁的“老人”,他穿越国境,先后以实际行动催促中国与全世界所有医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参与了多个国际会议,发表自己的见解,全力支持国家社区防控行动的实施,推动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他的精神成就是整个国家的精神荣誉,成就了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目标。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钟南山是干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相关问题,更多请关注本站科技问答百科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