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的应用依赖人类的发音、听觉与智力等生理能力,客观上也利用了声场。文字的应用除了视觉、手的操作与智力等生理能力外,还需要纸、笔、墨水等工具。操作媒介非生理性的工具在本书中称为媒介工具。媒介工具不仅是用于操作符号媒介物,也用于保存符号操作的媒介结果,实则是提供了符号物理存在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可称为媒介场。存在媒介工具的情况下,媒介物与媒介工具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在本书中,我们把语言所用的媒介物以及操作媒介的生理功能与媒介工具统称为媒介系统。
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显然,这与我们对文字的操作与使用显著不同。
通常我们会想到符号的使用需要人类智慧的支撑,然而这还不是符号使用的全部事实。在媒介系统所提供的物理可能性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塑造有意义的符号形态与符号操作方式,这是媒介视角语言观的一个基本看法。符号媒介系统不同,所能发展出的符号操作与展示的方式也将不同。不同的方式会与人类心智形成不同的配合,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后面的研究会显示,书面语言的使用,其所具有的表现力及其它能力不是口语能达到的,口语与书面语更应该看作二种不同的语言类型。这里的书面语言包括逻辑、数学、化学方程式等所带来的符号使用。这些符号与文字一样是一种视觉符号,并且,它们都是由人用笔在纸上通过书写产生的符号,这是它们能放在一起研究的基础。在本书中,这类符号统称为书写符号。从历时的角度,以更大的时间跨度来说,语言的本质是通过媒介系统的提升带来符号使用上的进步。从最初极少数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到今天普遍使用且更具表达力的文字,这一发展有文字本身简化的因素,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近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使得纸笔媒介系统得以成熟。发展出新的符号媒介系统,提供出不同的物理可能性,塑造出不同的语言类型,实现更优的符号使用效果。这些观点也引导本书去进一步探讨人类下一代语言的可能性。
本书的视角不是一个常见的视角。以往涉及语言媒介物与媒介工具的研究主要是从传播效果来考虑的。媒介视角的语言研究之前没有受到重视,主要问题是样本太少,当前有意义的比较还是口语与书面语言的比较。这也构成了本书里的一条主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