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使用电脑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背照式摄像头有什么优势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个解决思路,希望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
摄像头CCD与CMOS那个好,各有什么特点
1、可见光下,两者性能差不太多
2、CMOS能大批量买得到,大批量制造成本低于CCD
3、CMOS适应性广(High Gain、Long Exposure、Video)
那么,关注主要几个厂家的单反,Kodak、Canon、Nikon、Sony/Minolta、Olympus
Kodak的早期产品是CCD、比如DCS 760,到了14N则为CMOS
Canon只有第一代1D是CCD,其后基本上都使用CMOS,算是较早投入研究的大厂
Nikon则是两者都有,D1X、D80这种用CCD、D3X、D90这种用CMOS,当然还有自家设计的LBCAST
Sony/Minolta在A390之后,由CCD全面转入CMOS,现在能见到的Sony CCD,一般是工业用途
Olympus那些Kodak CCD的机器,E-1、E-300一类,只存在历史记录了吧。
具体讨论的话:
可见光情况下,CCD能做到的,CMOS大部分能够做到。
可见光之外的话,CCD还是能感知的,比CMOS要广,因此一般相机需要更厚的IR的来满足IR Cut。例如Leica M8,高反射率的黑色会发紫,由于0.5mm的UVIR效率不佳引起。
由于这个特性,很多应用选择天文专属CCD,可冷冻。对于一般玩家,选择Nikon D810A即可。
因为行业上持续的投资,CMOS一直在改进,其特点:低耗电、高感光、背照式传感器、堆栈式传感器、高读取速率。
当然,还有CMOS大批量制造的价格,少于同等的CCD。
一般说来,单反是一个干活的机器,最好的是能够直接拿到可用的图,大部分厂家是选择了:1、禁止用户触碰内部Bayer RAW转化,2、禁止关闭Black Reference获取,3、默认高反差的Gamma和较为鲜艳的增益表。这点对于CCD机器的高级玩法,不太友好。
至于更容易的日常感知,现在的相机,不只是要拍照,还要拍视频
拍视频,全局快门非常爽快,但CCD比较慢,无法拍摄高帧速率的视频,一般行业里的CCD,720P达到30FPS,已经算是很快了。而CMOS的话,不说别的,当代手机都可以720P下的960FPS了。即便找到最早的高速摄影机器Casio EX-F1(2008年),也可以达到1200fps呢(336x96 px)。
CCD给够电,能够达到更好的画面感知,但这个电压通常有一点高,以至于大部分CCD机器都有电老虎的称呼。
背照式摄像头有什么优势
第一:传统的CMOS传感器每个像素点都要搭配一个对应的A/D转换器以及对应的放大电路,因此,这部分电路会占用更多的像素面积,直接导致光电二极管实际感光的面积变小,感光能力变弱。CCD的单个像素点不需要A/D转换器和放大电路,光电二极管能获得更大的实际感光面积,开口率更大,因此在小尺寸影像传感器领域,CCD仍占据一定优势,而在大尺寸影像传感器领域,由于单个像素点的面积大,A/D转换器和放大电路占用的面积只是整个像素的很小一部分,影响不大,因此CMOS传感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而Exmor R CMOS将光电二极管“放置”在了影像传感器芯片的最上层,把A/D转换器及放大电路挪到了影像传感器芯片的“背面”,而不是像传统CMOS传感器一样,A/D转换器和放大电路位于光电二极管的上层,“挡住了”一部分光线。这样一来,通过微透镜和色彩滤镜进来的光线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光电二极管利用,开口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即便是小尺寸的影像传感器,也能获得优良的高感光度能力。
第三:相比较之下,传统的表面照射型CMOS传感器的光电二极管位于整个芯片的最下层,而A/D转换器和放大电路位于光电二极管上层,因此光电二极管离透镜的距离更远,光线更容易损失。同时,这些线路连接层还会阻塞从色彩滤镜到达光电二极管的光路,因此直接导致实际能够感光更少。而Exmor R背照式CMOS传感器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背照式摄像头有什么优势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相关问题,更多请关注本站电脑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