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工作,分成两个阶段。四月份之前,我还在py小分队,四月份之后,风云大变,整个中心分崩离析,人员结构大幅变化。
留下的,有能力的人为自己找了最好的退路,其余的人随遇而安了。我算哪种呢,当时自以为能力很强,于是在两个部门之间纠结:一个是很卷但是项目很多能锻炼能力的部门,我本来就会被组织分到这个部门;另一个是挣钱能力公司最强,但是技术和产品单一的“养老”部门,想进这个部门还要凭点努力。
其实我找大老板也是为了调薪的事,因为我已经三年没涨薪了。老板的意思是公司最近的状况,暂时不可能有调薪了。
想到此,一股热血涌上来,我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笔记和文章,开源了一些小玩意。然而放眼望去,整个行业一片哀嚎,此时动身或许不太明智。真实原因其实是,我怂了,因为我在这里沉寂了太久,埋头于业务,近几年来进步微弱,不再是当年靠自己的技术就能碾压的毛头小子了。
我从离职的前端手中接过了项目,直白地说,很难维护,项目不知转手了几次,留下了多种DNA痕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重构。重构或许是我做过最多也是最拿手的事情之一,但是这种事情其实是不讨好的,因为不会产生kpi,对产品没有影响。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还是做了重构,一劳永逸。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一幕,大老板找我谈话,一脸严肃:“你觉得自己今年怎么样?”,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便说“还行”。“你对自己的工作怎么评价?”,我答曰“挺好的”。完了,我已经心虚了。老板接下来说:“几个领导对你的评价都不高啊。感觉你今年没有发挥出来,工作量不饱和,你应该主动找领导谈啊”。
或许在我们的认知中,每个人都有原罪,只有努力才能化解这种业障,于是我们为所有的事情定下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断地自我感动,成为了我们活下去的动力。有多少人在牢笼中却不自知,自诩人生已然这样,然后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看着自己的身体缓缓倒下去,新生儿踩着它慢慢地站起来。这台庞然大物,不知道还要碾碎多少肢体,作为前进的动力,我们竟如此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