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给大家谈谈关于遇上webpack中配置文件entry与output的示例分析等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个解决思路,希望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
1、entry配置
entry是webpack的入口配置,它指定了webpack应该使用哪个模块,来作为构建其内部依赖图的开始。entry可以是一个字符串,也可以是一个数组,还可以是一个对象。比如: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
或者: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src/index2.js']
}
或者: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src/index.js',
index2: './src/index2.js'
}
}
2、output配置
output是webpack的输出配置,它告诉webpack在哪里输出它所创建的bundle,以及如何命名这些文件,默认值为./dist。比如: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
上面的配置中,filename表示输出文件的文件名,path表示输出文件的路径。
3、示例分析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webpack配置文件示例: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src/index.js',
index2: './src/index2.js'
},
output: {
filename: '[name].js',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
上面的配置中,entry中配置了两个入口文件,分别是index.js和index2.js;output中filename的值为[name],表示会根据entry中的key来生成对应的文件名,最终会生成两个文件:index.js和index2.js,这两个文件都会输出到dist文件夹中。
总结
以上就是为你整理的webpack中配置文件entry与output的示例分析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相关问题,更多请关注本站相关栏目的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