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小白到高阶测试技术栈

科技资讯 投稿 17400 0 评论

平凡的大学生活

研二尾声大概4-5月份开始准备校招工作,当时的自己因为编程能力并不出众,所以决定投对于编码能力要求不高的技术支持和软件测试相关岗位。暑假就开始在实验室复习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C语言、操作系统、通信等知识,准备迎接8月份开始校园招聘。而同实验室也有同学去报编程辅导班的,后面校招就去了大公司。

误打误撞从事测试岗位

校园招聘开始了,肯定优先考虑大厂呀,像华为、中兴、腾讯、百度、阿里等都投了简历(但是当时对bat并没有报希望,自己几斤几两清楚的很,所以只是贵在参与,但是对中兴华为还是挺有信心的,主要是专业对口,而且做的准备工作充足)。果不其然,阿里简历没过,腾讯百度笔试没过,至此bat全军覆没。当然我也并不意外。接下来是华为面试,投的是技术支持岗,依稀第一轮面试问了很多通信专业知识,这个回答的没啥大问题,但是也没有亮点。本以为能进入二轮面试,可惜没给机会。说实话当时面试结束后挺失落了。毕竟准备了这么久,没想到二轮都没有进。接下来中兴测试岗位面试类似,进了二轮,但是三轮没过,所以当时大家追逐的“大厂”都与我无缘。所以也开始准备各种“小众厂”。毕竟面试多了,经验也充足了,下定决心只投软件测试。最终拿到了杭州的一家金融科技软件公司和成都的一家通信芯片公司软件测试岗位。待遇上杭州offer比成都的好,加上杭州当时有高学历人才补贴,所以就去了杭州。

初入职场

毕业来到公司,被分到公司的创新业务部门,测试小组6个人,就我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内容web测试,也就是对着页面点点点,学习jmeter写各种测试用例(提升测试覆盖率,为了完成组内kpi要求 。带我的是一个工作几年的同事,至今还记得参与第一个项目时候,测出一个bug时候还有点小兴奋。

对,这是第一次遇到瓶颈!!!

克服第一次瓶颈:养成自动化思维

虽然当时是测试,但是我当时的认知是开发只是还是要学,所以我平常下班后也会自学spring mvc,Java web编程、redis等似乎当时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经常学习到凌晨,周末也花一天在家学习。(现在想想,当时也走了很多弯路,学东西都是靠百度Google,没有系统性学习。虽然也掌握了些开发技能,但是并不牢固。

然后我就下班自学Python编程,开始尝试写简单脚本,比如利用pymysql操作数据库,利用selenium做ui自动化。虽然当时老板在组内不鼓励做UI自动化,但是抱着好奇与学习的心态还是自学了下,也基于项目开发了case。但结果不出所料,需求变动频繁不适合做UI自动化,利用selenium写自动化以及维护自动化用例成本太高,所以没有解决手工测试重复度高的根本问题。

克服第二次瓶颈:进入字节跳动

开始准备面试:网上找各种测试面试经验、面试问题。也针对几个中意的大厂找了面经。

xx银行最早面试,周六从刚杭州坐高铁现场面试,一次性三面,当时的老板对我比较满意,给我聊了下他们团队的规划,团队的实力(有很多大厂背景的,但是给的薪资,考虑到上海物价,扣除花销等于从杭州平移到上海,所以我放弃了这个offer。

克服第三次瓶颈:转型测开

来到字节跳动,老板也很好,他也给予很多帮助和成长机会,比如团队管理、自动化测试以及参加测开大会、对外的学习与交流。字节期间最大的成长就是承担团队自动化测试owner,推动了我们团队从手工测试向自动化测试转型。

然后就开始寻求公司内部转岗的机会,看到成都有xx团队测试/测开机会,就和老板沟通了一下意向,很欣慰他也遵循我的意愿同意我转岗。

第二次测开尝试-尝试阿里巴巴测开,第一次的失利,总结了很多经验,也为后面进入阿里打下了基础。比如多线程、高并发、leetcode、spring mvc等,这些都是测开岗必考题,一面问的技术问题更多些,二面回结合项目穿插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xx技术解决高并发的问题等,简单贴一下部分面试题目。

最终如愿以偿拿到offer,在成都已经很知足了。除了薪资,更重要的是测试开发的机会,毕竟阿里在业界质量保证基础建设是相当完善的,能够在阿里接触更多成熟的测试技术和来自项目上的挑战。

开始灌鸡汤啦

  1. 瓶颈普遍存在。感谢瓶颈,瓶颈就是机会。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瓶颈,有瓶颈是好事,表示你渴望成长,只要多和身边的 “高阶 “同事多沟通,多听建议,他们是可以给到你很多帮助的。

  2. 持续学习决定你能走多远 - 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学历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上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持续学习能力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它主要体现在:归纳分析能力;思维创造力;时间管理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养成这些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克服成长路上遇到瓶颈的 “杀手锏”。

  3. “三思而行”。在大公司,牛人很多,你的所思/问别人的问题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建议大家遇到每个问题 都先说服自己,多问一下自己这是 what、为什么是这样 why,怎么解决 How。

编程笔记 » 测试小白到高阶测试技术栈

赞同 (44)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